2013年5月7日 星期二

期末報告大綱(楊尹雯)


論統治手段對人民的影響-《王制篇》與《君主論》之比較



摘要:

  • 在馬基維利的《君主論》中,為達致良好治理,君主應運用法律、武力與政治技巧進行統治。而柏拉圖於《王制篇》中則主張哲學家國王統治,輔以高貴謊言的設計使人民信從,並期待透過哲學的傳播,使人們了解善和正義。本文將比較兩位哲人所設計的統治方式對人民生活造成什麼樣的不同影響?孰優孰劣?兩人的統治方式可 不可能並行?


大綱:


一、前言

二、《王制篇》:誰來統治與如何統治

  1. 從線喻和日喻檢視柏拉圖的理想統治
  2. 高貴謊言與金銀銅鐵之階級設計
  3. 哲學家國王的統治
三、《君主論》的統治手段

  1. 武力統治
  2. 法律統治
  3. 特殊政治手段統治
四、不同統治手段對人民的影響

  1. 柏、馬的主張和設計,孰優孰劣?如何比較優劣?
  2. 兩人主張必然互斥或可能並行?
五、結論

  1. 統治手段對當下人民所造成的影響 
  2. 《王制篇》和《君主論》的統治方式運用在當代民主國家的影響


關鍵字:武力、法律、高貴謊言


2013年5月3日 星期五

期末報告大綱二版(盧郁涵)

壹、主題:「繼承」在《政府論》中扮演的角色

貳、摘要:

  1. 洛克在《政府論》中,以上帝賦予人的權力,肯定私有制的存在。
  2. 因私有制的存在以及人的天性,使得人類將生活在不確定的和平當中,為求財產受到保護以及共同體的安全,而產生了政府。是為洛克推演成立政府之目的的過程。
  3. 然而,在首講中,洛克將「繼承」的發生視為自然而然,這點正好與上帝所要求的仁愛相悖;在次講中,貨幣的出現,成為「繼承」正當、合理的存在的理由。
  4. 倘若承認私有制的存在,而除去了「繼承」的發生,政府仍然有成立的必要嗎?理由為何?而私有制的存在將有什麼改變?

參、關鍵字:私有制、繼承、政府、仁愛

肆、大綱:

一、前言


二、「繼承」在政府論中扮演的角色
  1. 洛克認為是自然而然的發生
  2. 與上帝的仁愛相悖?

三、「繼承」對洛克論述政府成立的影響

  1. 在禁止繼承的私有制中,政府有成立的必要嗎?
  2. 私有制會發生什麼改變?
四、結論

期末報告大綱二版(邱于芳)


論財制度與政府體制之關聯性
設立政府是為捍衛所有制?或是所有制的運作捍衛了政府體制?

摘要:
  • 西洋政治思想史之重要典籍皆欲追索政治生活的合宜秩序,而這項討論必離不開財富分配與財制度的討論。無論是柏拉圖主張的「大公無私」共生活與洛克對私有制的捍衛,皆為尋求一套理想的財制度。若理想的財分配旨在避免過富或過貧,私有制和共制度孰有可能達到前述理想?時至今日,財私有被視為理所當然且必須,究竟是什麼原因確立了今日的私有制?就保障財制度得以存續而言,究竟財制度和政府體制的關係是什麼?


大綱:

一、引言柏拉圖的均富藍圖
  1. 生活的建構哲學家國王的出現
  2. 大公無私如何淪於哲學家的空想?

二、洛克的財現今制度的始祖
  1. 私有的起源
  2. 政府和私有制的關係
  3. 現代制度的確立

 、甚麼才是正確的財制度?
  1. 比較柏拉圖與洛克論述中的政府角色
  2. 避免過富與過貧

四、結論

關鍵字: 財富分配、私有制、共制度、幸福生活


期末報告大綱二版 洪婉瑜

《共產黨宣言》─馬克思與恩格斯的共產世界

摘要
  • 當私有制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快速,中產階級已非是過去君王賴以對抗貴族的強大力量,而如果照馬克思與恩格斯所說,將一切階級與私有制消滅掉的社會,是否能夠創建不同於私有制社會的完美世界?本報告將審視並評析在《共產黨宣言》中對於私有制及階級的批判,並試圖將古典共和主義作為共產之外的替代方案。

大綱

一、前言
二、《共產黨宣言》的批判
  1. 對於私有制的批判
  2. 對於階級的批判
三、馬克思與恩格斯的世界藍圖及批判
  1. 將一切階級與私有制抽離的社會及可行性  
四、結論:以古典共和主義作為替代方案


關鍵字:私有制、階級、古典共和主義

2013年5月2日 星期四

期末報告大綱二版(陳宛婷)

對自然狀態的描述如何支持霍布斯及洛克欲提出的理想政治生活?

摘要
  • 根據《利維坦》與《政府論次講》,試探討自然狀態的描述如何支持霍布斯及洛克欲提出的理想政治生活?並且探討自然狀態存在的價值,檢視兩位哲人對自然狀態的看法、如何由自然狀態推演出不同主張,比較二哲人各自期待的政治生活。最後,評判二哲人創造的政治生活是否較自然狀態更美好,並眼下生活是否趨於良善。


大綱

一、前言:若注定回不去自然狀態,這項討論的價值何在?


二、霍布斯和洛克的比較
     1. 自然狀態
         a. 霍布斯

         b. 洛克
     2. 理想政治生活
         a. 霍布斯
         b. 洛克
 

三、總結
     1. 霍布斯與洛克創造的政治生活是否較自然狀態更美好?如何評判?
         a. 霍布斯、洛克的標準
         b. 我的標準
         c. 眼下生活是否趨於良善?

關鍵字:自然狀態、《利維坦》、《政府論》、良善生活

期末口頭報告大綱修正(蕭大勝)

論《利維坦》無法生成利維坦

摘要
  • 霍布斯在《利維坦》中盡其可能說服讀者相信其利維坦的成因與必要。本報告期望以人民基本心理態度(恐懼)、人民最後的利益防線(自然法)、成立利維坦的手段(契約、同意)三個方面,證成霍布斯欲建立之利維坦根本無法生成!

大綱   

一、前言
二、恐懼是成就利維坦的主因?
  1. 自然狀態中人人相互疑懼
  2. 「恐懼」鼓勵了利維坦的出現?利維坦可化解眾人的恐懼?
三、利維坦如何透過契約而生?
四、成立利維坦後,自然法得以貫徹?
  1. 自然法與利維坦的關係 
  2. 當利維坦牴觸自然法
五、從利維坦回到自然狀態
六、結論

關鍵字:恐懼、社會契約、自然法、利維坦

期末報告大綱二版(蘇怡亭)

以《政府論》檢視國家與政府之設立是否保障自由與平等的真正的自由與平等該如何表現?設立國家與政府是唯一手段?

摘要
  • 告旨在探自由平等何以成值得追求的政府是必要手段由洛克的政府前述討論的切入提出以下追政府出這項實確立了真正的自由平等實為保障其涵已遭改之自由平等

大綱

一、前言
  1. 依洛克之觀點,自由與平等之優越性何在
  2. 自由與平等的相互關 
      a. 若平等未被確立,自由仍具價
      b. 自由與平等可否分開討論?

二、上帝的命令反倒使得自由與平等難以落實?
  1. 神不在人間,上帝命令充滿不確定性。
  2. 國家與政府的作用為何?成立國家與政府是為解決什麼問題?成功了嗎
三、國家與政府改寫了自由與平等的
  1. 國家與政府為何及如何改寫自由與平等的內涵?
  2. 內涵改變後的「自由」與「平等」仍值得眾人盼望與追求
四、結論
  1. 真正的自由與平等不可能存在於政治生活
  2. 「有條件的自由」與「有條件的平等

關鍵字:自由、平等、《政府論》、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