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9日 星期三

有關於君主論的結尾

99114253  政三B  田浚

        老師在最後因為沒有時間所以講的有點少,但是老師有講到,第二十四章是在總節前面的二十三章,二十五章是在談命運,二十六章是談上帝,其中老師就只是淺淺的講了一些,但是在我看完全部的文本之後。
        我覺得,馬基維利他想要講的,應該這樣解讀,人生可以分成兩種部分,第一個部分,就是可以藉由自己的力量掌握,也就是個人自由意志方面,既然可以透過自己的力量掌握,那麼擁有甚麼力量以及如何擁有力量的重要,就可以決定你一半的命運,這也就是一到二十三章所談論的東西,在二十四章,他把它放在義大利的處境做了一個總結,講述了他們的君主在自己可以掌握的那一半裡缺少了甚麼。
        第二個部分,就是人不能去掌控的部分,也就是命運,他也認為人世間是有一些事情是無法被預料也無法被掌控的,但是他同時也認為那只能佔住生命中的一半,在二十五章的開頭[世界上的事情是由命運和上帝支配的,.......重大變換遠在每個人的預料之外],這時候我們可以發現後來他在該章中皆是使用了命運一詞,但是在後來第二十六章,他卻使用了上帝一詞,但是在二十五章一開始的那一句話,我認為,馬基維利認為命運以及上帝是同義詞,只是因為君主論這本書在談論內文時必須學術客觀,情緒字眼必須少一點,所以在二十五章他用命運來講述那一半不能被控制的機運上,在是一如二十四章一樣,如果二十四章是為了前面二十三章所做的總結,那麼其中比較帶有批判情緒的語句就可以解釋了,也因此,二十六章我認為也是為了第二十五章做總結,也就是總結那一半的命運可以帶來甚麼樣的機會,並且兩章總結也都是回歸到義大利,所以他才會使用比較帶有情緒的上帝一詞來指稱命運,畢竟,在當時還是奉行神的時代下,你跟一個人說,因為命運叫你奮鬥,其力量遠遠少於跟那個人說,因為上帝的聲音使你為了同胞奮鬥,要來的有用多。
        因此我認為二十四章是前面二十三章的總結,也佔了君主的一半,二十六章則是二十五章的總結,佔了君主的另一半,兩章總結都在其中回歸到義大利,希望義大利可以統一可以團結,這就是馬基維利君主論所要告訴大家的事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