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培養城邦衛士是為服務政治還是為拯救哲學?
- 我認為培養城邦衛士的目的,是為了拯救哲學而非服務政治。
- 蘇格拉底在建立「城邦衛士」這個概念,描繪他心中理想的國家該長成什麼樣子時,他是在被別人逼問:到底正義是什麼、正義的人究竟有比不正義的人生活更好嗎?在這種情況下,才被迫說出他對於一個理想城邦的看法。這也就是說,「衛士」及「城邦」的概念,是在「正義」的這個概念下所討論產生。在這裡,我認為蘇格拉底及其他人所討論的正義問題,是一種哲學問題而非政治問題。他們所討論的是一種他們當時在社會上關於正義的哲學價值觀念的問題,這觀念並不涉及類似對國家政體或政治制度等政治問題。因此,我認為蘇格拉底有關培養城邦衛士的這個概念,其出發點是為了拯救哲學之中、一般人對正義的哲學價值扭曲,而非對於現行的政體或政治制度不滿意,而提出理想城邦及衛士來解決政治問題。因此他的出發點是為了拯救哲學而非服務政治。
- 接下來以建築(蓋房子)做比喻。蘇格拉底為了正義,拆了別人的房子。並立了一個新的房子,也就是提出培養衛士的觀念。培養衛士是一項天大的工程。他首先認為他們應受良好的教育。他們從小聽的故事、學習到的詩歌,不能使他們學壞(ex.鬥爭、說謊、褻瀆神明),而為此,詩人及散文作家所寫出的作品,必須是能夠培育良好品格的衛士;聽的音樂不能是會使人頹廢的靡靡之音,曲調必須是有關勇敢的人以及和平工作的人的言行,這使得作曲家必須配合作相關的曲目。他們的生活必須受到嚴格的控管,不能酗酒、不能吃甜食;他們在工作時,還必須禁得起誘惑及快樂等等的考驗,並藉以淘汰那些不適合當衛士的人。另外,避免他們貪圖財富,他們不可以擁有私人財產;他們必須妻孺共有、實行優生學。而他對衛士的這些種種要求,無非是為了讓那些衛士們擁有以下四種特質:勇敢、節制、智慧、正義。
- 在這裡可以說,蘇格拉底花了好大一番功夫,意圖建立一個外觀華麗而趨近完美的房子。他選用了上等的材料、用最好的工匠及工法,讓這建築的外觀趨於極致。不過,他最後卻說,他所建構的這個國家,不論是在現在或未來,都不太可能出現。也就是說,他所造出的房子,雖然外觀非常完美,但卻是不能住人的。他費了這麼大的勁,就只造出了一個樣品屋;他所建構的國家,不能在現實政治生活中存在,所以他根本不是在為政治服務,他只是在建構一個理想的國度,用哲學的方式來追求一個完美的、善的制度,不論是在建構城邦及培養衛士方面。他如果想要為政治服務,就應該提出一個趨近完美,但又能夠在政治生活中實踐的制度,否則他對於改善政治生活毫無貢獻,又怎麼能說是為政治服務呢?但他卻反其道而行,提出了一個不能在政治生活中使用的完美制度,這正說明了他的目的不在於服務政治,而是在培養城邦衛士的架構中追求完美、善等哲學價值,故其真正目的在於拯救哲學。
一、照您「建築」的比喻,蘇格拉底只是為造出樣品屋而費力建築?「蓋屋」是目的?或「蓋屋住人」是目的?會不會蘇格拉底式的房子不是不給人住,而是用料太好,房價特高,未有與房價相配的買家出現?
回覆刪除二、第四段您主張:「若蘇想服務政治,應提出一趨近完美又能夠在政治生活中實踐的制度」,如何可能?在人間找得到這樣的制度?若指出理想卻無力實現,這樣的討論價值何在?
三、若您是柏拉圖,認為「政治」與「政府制度」兩者同義?
1.他並不是為了造出樣品屋而賣力建築,他是為了「正義」而建築這個房子的。他並且為了求培養城邦衛士的完美,才造就出一個精雕細啄、外觀華麗、但卻無法住人(即無法在政治生活實踐)的樣品屋。另外,我覺得他是由於他所建造的房子力求完美,以致於他房子的外觀雖然完美、但卻可能是一件特殊的建築藝術品,以致於長得奇形怪狀,因此不能住人。
回覆刪除2.我認為他如果真想服務政治,他應該考量到依據現今實際政治制度的狀況,提出一個國家能夠負擔的培養衛士的方法。我認為他培養衛士的方法,旨在造就出一個完美的衛士,為這些衛士投入大量資源及人力,甚至排擠到那些不是要成為衛士的人,享受(或分配)國家資源的權力。因此,我認為他在此只是提出了一個造就理想城邦(國家)的完美典型,但卻沒有想到一個國家是否有辦法做到這些事。至於他指出理想卻無法實現,我認為他本來就是為了正義、而討論什麼是完美的、善的制度,本來就沒有要實現它的意思。
3.我在文章中的意思非指兩者同意;相反地,我認為政治應該包含政府制度及其他概念。在此文章中僅是借此來舉例,認為他的出發點,不是解決政治問題,而是哲學問題。
吳同學:請在週二課堂上分享本篇作業,謝謝!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