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7日 星期六

《王制篇》作業二 99114242 邱琬婷

培養城邦衛士是為服務政治還是為拯救哲學?

我認為培養城邦之士不是為了拯救哲學,而是為了服務政治。
一、
       第三卷最後一段〈416 E〉提到,為了讓衛士養成良好的品質,他們必須要有以下幾點衛士該有的樣子:
1.      除了生活必需品,他們中任何人都不得再擁有什麼私人財產
2.      他們中任何人都不應該擁有其他人不能隨意進出的私房或倉庫
3.      城邦要按照一名智勇雙全的戰士所需要的數量來向他們提供食物,他們必須得到這些食物,作為他們擔負衛士職責應得的報酬,其標準是到了年終既不會多餘,也不會有任何短缺。
4.      他們必須住在一起,就像士兵在戰場上紮營一樣
5.      衛士們靈魂中已經有了來自誅神的金銀,所以不再需要凡人的金銀了,因為世俗的金銀是罪惡之源,心靈深處的金銀是純潔無瑕的至寶。
        蘇格拉底提出以上幾點,認為衛士惟有過這樣的生活,他們才能拯救自己和他們的國家,而格老孔也表贊同。我亦認為,衛士所背負的責任和一般人不同,大部分的人所具有的身分,舉凡農夫和業主等等,其所做之事,無非是讓整個城邦能夠運作;然而衛士的一舉一動,卻有可能關係到整個城邦的存亡,這也是他們的使命。衛士必須受到約束和勸導,也要竭盡全力做好本身的工作。如此一來,整個城邦將得到發展和良好的治理,間接地,每一類人都將得到天性賦予他們的那一份幸福。

二、
    第四卷〈421 A〉提到:若作為法律和國家保衛者的衛士如果不成其為衛士,而僅僅只是看上去像衛士,整個國家會因此毀滅;反之,只要衛士還是衛士,他們就決定了國家的良好統治,決定了國家的幸福。
        透過此部分,我覺得培養城邦衛士首要目的,就是為了國家整體利益為依歸。這也是衛士成為衛士後的重要使命。假使身為農夫或商人,或許可以為了追求自己利益而做些損人利己的小事,但這都不會為城邦的安定和幸福帶來太大影響;然而身為衛士,就必定要過著拘束的生活,為了律己和為了國家的和平。             
      423 D〉亦提到:如果衛士的後裔變得低劣了,就應當把他降入其他等級,同樣,如果較低等級的子孫天賦優秀,就應當把他提升為衛士,這樣做的目的就在於使每個公民承擔適合其天性的工作,每個人都完成他自己的職責。不是一個人做許多項工作,而是一個人做一項工作,這樣一來,使整個城邦不至於分裂,而是成為一個統一的整體。
        在這也點出城邦衛士的重要性,身為衛士理當維持一定的水準。假使衛士全由一些不適任衛士的人所擔當,豈不是會為國家帶來重大危機?連維持國家安定的人其本身都不安定了,又該如何達到其自身維護國家安定的使命。
        從客觀的角度看來,身為衛士或許很委屈,為了大部分人的利益和幸福,必須要犧牲自己本身的某些東西。但依國家觀點看來,培養城邦衛士,供給他們基本所需,而衛士給予國家回饋,是一種互惠的關係。衛士是為了國家所存在,他們的使命就是讓國家維持一個安定幸福的狀態,國家培養衛士的目的,就是賦予他們使命,使其服務政治,讓國家能永續平穩發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