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哲學家但具有哲學素養的城邦公民,如何過哲學生活?
定義具哲學素養的城邦公民:
這些具哲學素養的城邦公民他們追求哲學和哲學生活,但是他們無法像哲學家一樣透過辯證以完全了解到真正善的原型(太陽),也就是無法在線喻中的A至E任一線段做任意轉換,但是這些人是可以碰觸到可見世界及部分的可知世界。當然他們也不會是那些:「傳授的東西就是如何在公更即會時發表自己的見解,並把這種知識稱為智慧」(493A)、「向大眾提供他們所喜歡的東西,但大眾最喜歡的東西並不一定就是良好的和高尚的」(493D)所述及的教育家和智者。而且他們是追求正義的生活及哲學生活的。但是並不如哲學家「哲學家是最完善的衛士」(503B),我認為他們具哲學天賦應該也會成為衛士,當然他們最終無法成為哲學家國王,因為他們無法完全掌握善的型,他們就是那些具哲學天賦,但沒這麼優秀之人。
我認為他們如何過哲學生活:
1.這些城邦公民,無法透過自己本身去追求正義的生活,也無法使城邦繼續進行哲學生活,因為這些都是哲學家、哲學家國王的工作,它必須要透過哲學家所談論的善為標準,並依此探求哲學,因此他必然是聽從哲學家的、並試圖與哲學家談話。
2.他也應該在城邦中擔任他能力所應當從事的工作(正義的生活),也應該與其他城邦公民進行對話,而不是將所有精力放置在哲學的探討上。
3.他們具有哲學的才能,但卻不如哲學家般優秀,可是在其幼年時仍應給予那些能對真理有所理解的教育(算數、幾何、天文學、研究立體、聲學),並以此把握住其內心的節制等品質、並追求哲學,當然他們應不會比哲學家在這些領域上優秀,且在往後可能亦無法完全把握辯證法,因此需要靠與哲學家對話對其辯證到的真理理解後以追求哲學、哲學生活。
4.他也應該融入城邦與城邦公民對話,並以此減少眾人對哲學的猜忌,使得城邦生活能持續在哲學家維持的哲學生活中,且服從於哲學家及城邦法律,因為它並非哲學家且也不是一般無哲學才能之人(最多僅能到D的人)。而他們在城邦中應也會有危機,也認識到民眾的瘋狂。
5.當然他們必須持續的透過哲學家追求哲學,也必須使自己免於腐化,哲學家在青年所遭遇到的問題,他們也應該會遭遇到(構成哲學家天賦的那些品質如果所處的環境和所受的教育不好,事實上就會和那些所謂的好處,......,蛻變成某種背離哲學的原因495A),因為他們具哲學天賦,也會腐敗,從而成為那些對哲學為害最大的人之一。
總而言之,我認為他們也必須像眾人一樣透過哲學家討論出重要的那些至善的原型,但他們應不會像民眾般瘋狂,而亦擁有哲學辯證的技巧,在追求哲學的過程中,無法與哲學家一樣透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