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3日 星期六

關於作業的寫法

  1. 為鼓勵同學保持時時閱讀典籍的習慣與能力、提供爭取平時成績的機會及同學見解的交流,本課程特安排部落格和平時作業。由於授課教材和講授重點就是原典,請同學們必須將原典當成教科書,無論是作業作答、課堂應答或提問應以原典為本,善加闡述後,再行提出批判或延伸見解,畢竟這項作業的目的之一是觀察同學理解和掌握原典的狀態。
  2. 唯有以原典為本,讀者才得依據所引用的原典段落,從中學習、評量和進行交流,而不致各說各話,最後落得不知仁也不知智的「見仁見智」,這等空話虛詞不符本課程的期待,更不宜成為年輕人的心智狀態。
  3. 原典作為古人心智狀態與思考歷程的紀錄,對今人認識和改良生活境況和具體課題,常有深遠助益,閱讀原典自然成為邁向成熟、完全啟蒙狀態的必要活動,這項能力也是評量一地國民文化水平與認識和議論能力的指標。
  4. 閱讀原典絕非輕鬆,常是身心能力的考驗,閱讀成效有時事倍功半。但若能持續投入,縱使無法事半功倍,肯定會產生突破性的進步,大幅提昇了視野和論理能力。對日後職涯發展和生活質地而言,這項「投資」非常必要與受用。
  5. 本課程既以原典為材,以原典為題,同學們應直接與典籍交流,不宜用坊間教科書代答,此舉不僅誤解本課程的授課目標和期待,更錯過了年輕人與原典交流的最佳時機,這等於放棄或看輕心智能力成長的寶貴機會,殊為可惜。若同學們自認具有高於或足以與原典媲美的見解,當然歡迎提出,但為求讀者理解方便,更應把自己的主張擺在原典的脈絡中,才可獲得正確理解和合宜評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